首頁 | 聯系我們
         
         歡迎您蒞臨珠海市克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公司將竭誠為您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公司聯系電話:0756-2127188 公司郵箱:zhkedi@126.com。
         
        公司動態
        業內資訊
        政策法規
        專業文獻
        友情鏈接
           工信部網站
           醫藥網
           醫療器械網
           微生物之家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廣東省珠海市食品藥品...
           檢驗天空網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動態
         
        標 題   淋病診斷標準  
        時 間   2007/2/3 類 型   專業文獻
        內 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特制定本標準。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淋病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本標準適用于全國各級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對淋病的診斷、報告和處理。
           2 診斷標準
           淋病必須根據病史、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慎重作出診斷。
           2.1 接觸史
           有婚外或婚前性行為,性伴感染史,或與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兒的母親有淋病史等。淋病潛伏期1~10天,平均為3~5天。
           2.2 臨床表現
           2.2.1 男性:尿痛、尿道口紅腫、溢膿,可有尿急,尿頻及伴有全身不適。
           2.2.2 女性:白帶增多、膿性;有腰痛、下腹痛、子宮頸紅腫、宮頸口糜爛、有膿性分泌物。前庭大腺部位可發生紅腫及疼痛?捎休^輕的尿急、尿頻、尿痛、尿道口紅腫及膿性分泌物。幼女可有外陰陰道炎、外陰及肛門周圍皮膚粘膜紅腫,陰道溢膿。
           2.2.3 有合并癥的淋病,男性可出現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睪炎、尿道狹窄;女性可出現輸卵管炎、盆腔炎;嚴重時發生播散性感染,表現為寒戰、高燒、皮疹、關節炎、心包炎、心內膜炎等全身癥狀。
           2.2.4 其他部位淋。
           淋菌性眼結膜炎:結膜充血水腫,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大部分是分娩時經患淋病的母親產道所感染,多為雙側。成人結膜炎常是患者自身或性伴的泌尿生殖道淋球菌感染的分泌物,通過手指或毛巾等污染眼睛被感染,多為單側。
           淋菌性咽炎和直腸淋病與淋病患者有口交或肛交行為而感染。
           2.3 實驗室檢查
           2.3.1 涂片:取尿道或宮頸膿性分泌物涂片作革蘭染色,鏡下可見大量多形核白細胞。多個多形核白細胞內可見數量多少不等的革蘭陰性雙球菌。此法對女性患者檢出率低,可有假陰性,必要時應作培養。
           2.3.2 培養:標本在選擇性培養基上培養,可出現典型菌落。氧化酶試驗陽性。取典型菌落作細菌涂片可見到革蘭陰性雙球菌。
           2.3.3 診斷:根據2.1~2.3進行。
           如標本取自生殖器以外部位、兒童或在法醫學上有重要意義時,則必須對培養的菌株經糖發酵試驗,熒光抗體試驗進一步鑒定確證(見附錄A)。
           3 治療原則
           應遵循及時、足量、規則用藥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病情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案(見附錄B)。性伴如有感染應同時接受治療。療后應進行隨訪判愈。
           4 治愈標準
           治療結束后兩周內,在無性病接觸史情況下,符合如下標準為治愈:a.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b.在治療結束后4~8天內從患病部位取材,作涂片和培養均陰性。
           5 管理及預防
           首先要進行社會一級預防,加強性病防治宣傳教育。要重視二級預防,早期發現病人給予合理治療。可在高危人群中進行篩查,以及追蹤病人的傳染源及接觸者。同時加強對淋病患者的管理。在患病期間不能從事可能擴散疾病的職業,如保育員、護理及浴室工作人員等。在醫院及托兒所等如發現工作人員患有淋病及入托幼兒有外陰陰道炎,要嚴加注意,例如規定分用體溫表,浴盆、毛巾及床單應消毒等。
           淋病屬常見病之一,根據民政部有關規定,患有性病尚未治愈者,暫不予以登記結婚。
           為預防感染,性伴任何一方染有淋病未徹底治愈之前,應避免性生活,并應嚴格分開使用毛巾、面盆、浴盆、床單等可致傳染的媒介物品;污染物品可煮沸消毒。
           個人預防可用避孕套或避孕套與殺精劑合用。在性接觸后不濫用抗生素,因為可能發生耐藥菌株及對抗生素過敏等問題。
           為預防新生兒發生淋菌性眼炎,應在出生后1h以內用抗生素或硝酸銀眼藥水滴眼。推薦應用:1%硝酸銀眼藥水或1%四環素眼藥膏,或0.5%紅霉素眼藥膏點眼1次。

        淋球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

        A1 標本的采集
        女性采取標本的主要部位是宮頸管,次要部位是尿道、直腸和口咽部。男性應從尿道取材,對同性戀的男性,增加直腸和口咽部取材。
        子宮頸內膜:采標本時應避免使用抗菌劑、麻醉劑和潤滑劑。窺器可用溫水濕潤。將滅菌棉拭子、藻酸鈣拭子或滌綸拭子插入宮頸管12cm,轉動并停留拭子1030s以吸取分泌物。
        尿道:由男性病人前尿道取材時,將細棉拭子、藻酸鈣拭子或接種環伸入尿道23cm,連續轉動5s,取出分泌物應略帶粘膜。在女病人應朝向恥骨聯合按摩尿道后,如男病人一樣的方法取材。
        直腸:將棉拭子插入肛管3cm,轉動數秒鐘從緊靠肛環邊的隱窩中取得分泌物。
        口咽:用棉拭子在扁桃體隱窩和咽后壁取材。
        A2
        分泌物的涂片檢查
        為獲得一薄而均勻的涂片,應將拭子在干凈的玻片上滾動,然后在空氣中干燥,加熱固定,革蘭染色、鏡檢。
        A2.1
        革蘭染色
        A2.1.1
        將經過固定的涂膜鋪滿結晶紫溶液,染1min。迅速在流水中洗凈。
        A2.1.2
        用碘液鋪滿涂片,染1min。用流水輕輕洗凈。
        A2.1.3
        用丙酮-乙醇液脫色,直到涂膜無藍色脫下為止。通常要1020s,取決于涂膜的厚薄。避免脫色過分,否則革蘭陽性菌誤認為陰性菌。
        A2.1.4
        很快在流水中淋洗停止脫色,將過量的水用吸水紙吸干。
        A2.1.5
        用沙黃或復紅液復染1min
        A2.1.6
        用流水淋洗,用吸水紙輕輕吸干。
        A2.2
        結果
        使用1000×油鏡檢查。在患者染色的標本中可見到大量紅色多形核白細胞。有些細胞中吞有淋球菌。淋球菌為革蘭陰性,呈腎形或卵圓形,常成對排列,兩菌接觸面平坦或稍凹。菌體長約0.7μm,寬約0.5μm。但兩菌大小可有差異。不少細胞內?梢1到數對,甚至2050對淋球菌。
        A2.3
         注意事項
        涂片時不要用力涂擦,以防止細胞破裂和變形。涂片厚薄要合適。涂片過薄,涂片中幾乎沒有細胞,會造成假陰性;涂片過厚,脫色不易干凈,會使各種成分難以分辨。女性生殖道中有些菌如不動桿菌等很象淋球菌,?稍斐赏科募訇栃越Y果。咽和直腸標本的直接涂片結果也常由于正常菌叢或各種雜菌的掩蓋而不可靠。
        A3
        淋球菌的分離培養
        標本取后應立即接種于培養基中。國外常用的培養基有ThayerMartin培養基及改良的Stuart運送培養基。國內也已研制成國產培養基,如加多粘菌素E(25μg/mL)的血液瓊脂或巧克力瓊脂。
        初代分離時應用5%二氧化碳環境(燭缸),培養溫度36為宜,相對濕度80%以上。培養2448h觀看結果。
        A3.1 Thayer
        Martin(TM)培養基配制法
        A3.1.1
        成分
        A3.1.1.1 GC
        基礎培養基
        將蛋白胨1.5g、玉米粉0.1g、磷酸氫二鉀0.4g、磷酸二氫鉀0.1g、氯化鈉0.5g和瓊脂1.2g混合而成。
        A3.1.1.2 VCN抑菌制
        1mL
        溶液中含萬古霉素300μg、多粘菌素E750μg和制霉菌素1250單位。為抑制變形菌可加三甲氧芐氨嘧啶500μg。配成后應立即用完或貯于-20以下于2周內用完。
        A3.1.1.3 IsoVitalex增菌劑
        每升蒸餾水中加入維生素B12O.01g、L-谷酰胺10.0gP-氨基苯甲酸0.012g、腺嘌呤1.0g、鳥嘌呤0.03g、二磷酸吡啶核苷酸0.25g、硫胺焦磷酸0.1g、硝酸鐵0.02g、硫胺0.003gL-半胱氨酸25.9g、L-胱氨酸1.1g和葡萄糖100g
        A3.1.1.4 2
        %血紅蛋白溶液
        A3.1.2
        配制法
        A3.1.2.1
        制備雙倍濃度的基礎培養基:將GC基礎培養基7.2g溶于100mL蒸餾水中(500mL燒瓶),充分混勻,邊加熱邊攪動直至煮沸,使充分溶解,經高壓滅菌后涼到50待用。
        A3.1.2.2
        2g血紅蛋白粉放入研缽,加23mL蒸餾水研成糊狀,逐步加入蒸餾水直到100mL,高壓12120min滅菌。
        A3.1.2.3
        配制增菌劑:每安瓿增菌劑加入稀釋液2mL,使溶解。
        A3.1.2.4
        配制抑菌劑:每安瓿抑菌劑加入蒸餾水2mL,搖動,使充分溶解。
        A3.1.2.5
        以無菌手續將100mLGC基礎培養基、100mL2%血紅蛋白液、2mL增菌劑和2mL抑菌劑混合后倒入平皿。4冰箱保存、待用。
        A3.2
        改良Stuart運送培養基配制法
        瓊脂4g、蒸餾水1000mL,加熱到瓊脂溶化并趁熱加入氯化鈉3g、氯化鉀3g、無水磷酸二氫鈉0.15g、硫代乙醇鈉1g、新配制的1%氯化鈣溶液10mL1%氯化鎂10mLpH7.3。
        上述物質趁熱攪動直到溶解。加入10g中性炭末。分裝于13mm×10mm小管,每管56mL。在121滅菌20min,在瓊脂未凝固前搖動小管,然后立即浸入冷水中使瓊脂迅速凝固,要求使炭粒均勻分布在培養基中而不是沉于管底。
        A3.3
        結果
        淋球菌經2448h培養之后,可形成圓形、凸起、濕潤、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的菌落。邊緣呈花瓣狀。直徑為0.51.0mm。用接種環觸之有粘性。如繼續培養,菌落體積增大,表面粗糙,邊緣皺縮。淋球菌培養對癥狀很輕或無癥狀的女性和男性病人敏感性都高,因此,培養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篩查和診斷淋病病人的主要實驗室方法。
        A3.4
        注意事項
        某些細菌如表皮葡萄球菌能抑制淋球菌的生長,因此,分離時應采用加抗生素的選擇性培養基。但某些抗生素如萬古霉素能抑制某些淋球菌(這種萬古霉素敏感株在有些地區可達15),因此,培養基中是否加入萬古霉素及其加入量的多少應予注意。淋球菌對于干燥和寒冷的抵抗力很弱。為提高培養的成功率,標本離體時間越短越好。取材處離實驗室較遠時,應將標本先接種于運送培養基中。對癥狀不典型的男病人,最好是在晨起首次排尿前或排尿23h后采取標本。定期比較直接涂片和培養的陽性率有助于發現淋球菌培養分離中的問題。在涂片陽性而培養陰性的百分率大于平均數時,應對培養標本的采集方法、培養基的質量和培養條件等進行全面檢查。
        A4 氧化酶試驗
        淋球菌具有氧化酶,它產生的氧離子能將氧化酶試劑(鹽酸四甲基對苯二胺或鹽酸二甲基對苯二胺)氧化成醌類化合物,出現顏色反應。
        A4.1 方法
        將氧化酶試劑配制成0.51%水溶液。將溶液滴加于可疑菌落上,觀察顏色變化。也可先將試劑滴在一小張濾紙上,然后挑取可疑菌落與之接觸;或先將菌落涂在濾紙上,再滴加試劑,觀察有無顏色出現。
        A4.2
        結果
        在滴加1%鹽酸二甲基對苯二胺溶液后,一般于1520s內菌落即呈紅色,然后逐步變成紫色,最后呈黑色。在混有雜菌的淋球菌分離平皿上,見到形態具有一定特征且氧化酶陽性的菌落,即可能是淋球菌。氧化酶試驗,菌體形態和菌落形態是初步鑒定淋球菌的三個重要標準。
        A4.3
        注意事項。
        為保證有良好的反應,使用的氧化酶試劑不應是過分陳舊的,如試劑已呈灰色或黑色則不應再使用。試劑配好后應放在棕色玻璃瓶中避光保存并盡快用完。氧化酶試劑遇鐵也會出現紅色,造成假陽性結果,所以操作用的接種環不可用舊鐵絲制成。需傳代的菌株應在菌落變黑之前挑取,一旦菌落變黑,多數菌已死亡。
        A5
        糖發酵試驗
        淋球菌具有分解某些糖類如葡萄糖的能力,使培養基中的指示劑的顏色發生改變。此外,淋球菌不能利用某些糖如麥芽糖,因而該糖發酵培養基顏色不變。
        A5.1
        糖發酵試劑的配制
        A5.1.1
        配制20%糖溶液,用過濾滅菌。
        A5.1.2
        配制緩沖平衡鹽指示溶液(BSS)。
        1L中含磷酸氫二鉀(K(下標始)2(下標終)HPO(下標始)4(下標終))0.4g、磷酸二氫鉀(KH(下標始)2(下標終)PO(下標始)4(下標終))0.1g、氯化鉀(KCl)8.0g、酚紅0.6gpH7.17.2。過濾滅菌,貯于4備用。
        A5.2
        方法
        A5.2.1
        5支小試管(70mm×10mm)。在14管中分別加入20%的滅菌葡萄糖、麥芽糖、蔗糖和乳糖溶液0.05mL,第5管不加糖作對照。
        A5.2.2
        每管加入0.1mLBSS液。
        A5.2.3
        每管加入0.05mL菌懸液(淋球菌需用非選擇性的巧克力瓊脂培養,培養時間為2024h,超過24h以上的較陳舊培養物可產生假陰性。用直徑為3mm的白金耳挑取2滿環菌混懸于0.4mLBSS中制成濃厚菌懸液)
        A5.2.4
        充分混勻后置37水浴中孵育4h觀看結果。
        A5.3
        結果
        淋球菌能發酵葡萄糖,產酸,但不發酵麥芽糖、蔗糖和乳糖。因此,只有葡萄糖管的pH下降,顏色由紅變黃,其他糖管顏色不變,保持紅色。糖發酵試驗用于淋球菌的鑒定。
        A5.4
        注意事項
        用于發酵試驗的糖類純度要高。接種發酵管的菌要純,如若混有雜菌,就會影響結果。由于淋球菌在普通營養瓊脂中生長得不好,所以作淋球菌糖發酵的培養基中應加有動物蛋白如血清等。在使用胱氨酸胰酶瓊脂(CTA)作糖發酵試驗時,可用接種針將菌種入培養管的上三分之一。如將瓊脂量由1%增加到1.5%,糖含量由1%增加到2%,則糖發酵試驗的時間可縮短到4h。如將糖發酵管放到37水浴中,則看結果的時間可更短。
        A6
        熒光抗體染色法
        抗淋球菌抗體標記熒光素后,與淋球菌結合時,可在熒光顯微鏡下見到發特異熒光淋球菌。
        A6.1
        方法
        取病人分泌物或初代分離的培養物制成涂片,干燥后加熱固定。將經稀釋的淋球菌熒光血清滴加于涂膜上。置37濕盒內30min,使抗體與淋球菌結合。再用磷酸緩沖液充分洗去未結合之血清,用甘油封固劑封片,用熒光顯微鏡檢查。
        A6.2
        結果
        如是陽性標本,則在熒光顯微鏡下可見到發藍綠色特異熒光的雙球菌。
        A6.3
        注意事項
        本法是直接熒光抗體染色法,標本制成后即可進行染色和觀察結果,只有抗原抗體二種因子參加反應,所以方法簡便、快速。但市售的抗淋球菌熒光抗體也可和腦膜炎球菌和某些其他的奈瑟菌起交叉反應;此外,也有些淋球菌菌株不與所用的抗血清起反應。反應溫度一般為37,為加快反應可將溫度提高到40。反應環境應有一定的濕度,否則干燥的抗體附著在玻片上會產生非特異熒光。封固劑中甘油的純度要高,否則其產生的自發熒光會影響結果的正確判斷。

         
          版權所有:珠海市克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珠海市香洲紫荊路93-4-2號   備案號:粵ICP備07006368號
        電話:0756-2127188 傳真:0756-2253680 郵編:519000 E-mail:info@kedi-lead.com zhkedi@126.com 網址:http://www.ccipen.com